来了解一下刺血疗法的几大功效
时间:2021-05-07 来源:重庆六合职业培训学校 点击:
次
根据
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,从中医理论角度看,主要是通过
泄热解毒、调和气血、活血祛瘀、通经活络、消肿止痛、泻热定惊、清热开窍等途径,来调整人体脏腑,使脏腑和谐,经脉畅通,气血和调,阴阳平衡,治病去疾。其功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。
1.泻热解毒 针刺放血具有良好的泻热作用。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,一般来说,刺血疗法用于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证病人,效果比较好,因此,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炎性感染疾病,既能退热,又能抗炎,法简效捷,最为常用。如控制高热,针刺大椎放血,一般于刺血后20~40分钟,体温下降1-2℃,尤其是体温39C以上者效佳。又如流行性结膜炎患者,经太阳穴放血治疗5-7天后,血象均接近正常。临床发现,刺血治疗炎性疾病,前后的血象变化,呈双向调节作用,既可使升高的白细胞降低,又可使减少的白细胞回升。总之针刺及放血可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,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。
2.泻火排毒 针刺放血不仅能退热、抗炎,还具有良好的泻火排毒作用。火为热之极,火之与热,其证有三,其性则一。中医认为:心属火。如果心阳过亢,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“火谵证”,例如心烦不安,口舌生疮,甚至神昏谵语等症状。而心又主血脉,所以放血可以直接减轻心阳过盛的状态而达到泻火的目的。中医还认为肝胆为相火,肝藏血,因此放血也能治疗肝胆相火妄动的疾病,如治疗暴发火眼(急性结膜炎)、头晕目眩等症,效果很好。
针刺放血,不仅能泻脏腑实火,还有排毒消炎作用。例如一些感染性疾病,如急性乳腺炎、丹毒、疖肿、红丝疔及马蜂毒蛇咬伤者,立即在患处或伤处针刺放血,可使毒液排出,若配合拔罐,则效果更佳,可起到立竿见影之效果。
3.通络止痛 针刺放血,最突出的作用是止痛。祖国医学认为: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。意思是说。凡伴有疼痛病症的疾病,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、气滞血瘀的地方。因为针刺放血可直接迫血外出,疏泄瘀滞,畅通经脉,故疼痛立止。如用针刺放血治疗神经性头痛、关节疼痛、结石疼痛、扭挫伤痛等痛证,都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。
4.调气和营 气血悖行,营卫逆乱,则常见头痛、眩晕、尿闭,甚则惊厥、昏迷。本疗法有调和气血,疏肝解郁,开窍醒神之功,故用之多效。且法简效捷,故为临床常用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5. 活络消肿 针刺放血之后,可以疏通经络、畅通气血、祛除瘀滞、舒筋活络从而达到消肿、止痛、解毒等目的。因此临床广泛用于各种因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,如跌打、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肢体肿胀、活动受限等病症。这类病症多因气滞血瘀,经络瘀滞所致。针刺放血,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。“苑陈则除之”,所以,凡肢体肿胀疼痛之证,无论病之久暂,用之效果均佳。临床观察:本法对微血管的血色、流态、瘀点、流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,有改善微循环障碍、缓解血管痉挛、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。上述作用,不仅是即时效应,而且30分钟达到高蜂,60分钟保持稳定。其调节作用不仅是局部的,而且是全身的。有人对11例椎-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进行刺血前后的脑血流图检查比较,结果除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外,72.7%的病人脑血流图示波幅偏高,主峰角缩小,供血不足状态得以恢复。由此说明,刺血方法有扩张脑血管、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。
6.镇静安神 针刺放血,有镇静安神作用。如对精神分裂症、失眠、癔症、破伤风、癫痫等疾病有一定效果。这种作用,可能是通过调气理血,通经活络,舒经解郁,使脏腑气血和调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。朱丹溪说:“气血冲和,万病不生,一有怫郁,诸病生矣。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7.急救开窍 刺血疗法具有泻热、凉血、启闭开窍、醒神清脑等作用。用于急救猝然昏倒、不省人事的患者,如中暑、惊厥、休克、高血压、毒蛇咬伤等急症,经针刺放血治疗后,常可立即解除险情,转危为安。
8.祛风止痒 凡痒症,古人认为是有风气存在于血脉中的表现,并有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的治疗原则,针刺放血就是“理血调气”,血脉流通,则“风”气无所存留,从而达到祛风止痒的功效。
9.理气治麻 中医认为,气为血肿,气虚则不能帅血达于肢端,则出现麻木病定。以毫针刺患侧肢端的穴位,放出少量血液,使之气血畅通,麻木必止。针刺放血治疗麻木病症,是以血行气通的理论与指导,以鼓动气机,使血液达于肢端而麻木自止。
10.增强免疫力 临床还表明,免疫机制在刺血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如有人对一组疣病患者在刺血前后分别做结核菌素(OT)和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(PHA),末梢淋巴细胞计数、淋巴细胞转化试验,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测定。多数免疫指标,在刺血治愈后较刺血前明显提高。又有人对7例单纯疱疹患者做PHA试验观察,亦发现治疗前均较低,而刺血治疗后有6例明显提高。由此说明,刺血疗法能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,激发人体内的防御机制,增强免疫力。